全球而言,丙硫菌唑的市場開發(fā)相當成功,這主要得益于產品的杰出性能。丙硫菌唑是由拜耳開發(fā)的唑類殺菌劑,2004年上市,2016年的全球銷售額達7.90億美元,躍居殺菌劑市場第2位。2015年,丙硫菌唑在我國的化合物專利到期,然而直至2018年12月,我國才首次擬批準丙硫菌唑在國內的登記。其中包括安徽久易農業(yè)股份有限公司97%丙硫菌唑原藥及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懸浮劑(商品名:久幺久)。兩產品均為低毒,制劑產品登記防治小麥赤霉病。
關于丙硫菌唑的國內研發(fā)歷程,安徽久易董事長沈運河最有發(fā)言權。據沈總介紹,早在2011年,公司就開始了丙硫菌唑項目的預研究,2013年正式立項,2015年完成小試研究,2016年完成放大試驗,2017年建成丙硫菌唑裝備車間,2019年即將上市。期間歷時9年,耗資上億元,完成了“應做全做”的大量的試驗工作。
安徽久易農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沈運河董事長
公司完成的毒理學試驗結果表明,丙硫菌唑急性毒性低,無致突變性,無致癌性,無致畸性。歐洲食品安全局的數據顯示,丙硫菌唑的生殖毒性與戊唑醇、嘧菌酯相當。
公司完成的環(huán)境毒理學試驗結果表明,丙硫菌唑對鳥、蜜蜂、藻、家蠶、蚯蚓等生物均為低毒。
殘留試驗數據表明,丙硫菌唑在小麥上的最大殘留量低于中國、CAC、歐盟規(guī)定的丙硫菌唑在小麥上的最大殘留限量標準0.1mg/kg,更低于美國規(guī)定的標準0.35 mg/kg。
丙硫菌唑的環(huán)境、膳食、健康風險評估皆為“可接受”,這為丙硫菌唑在中國取得登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久易目前開發(fā)的丙硫菌唑產品主要有: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懸浮劑(OD)、75%丙硫菌唑干懸浮劑(DF)。研究表明,兩產品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效高于對照藥劑,其降毒素水平也高于或相當于對照藥劑水平。這一結果與國外多批次重復的降毒素文獻數據完全一致。
目前,久易已經建成1,000噸/年丙硫菌唑原藥合成生產線。談到丙硫菌唑未來的發(fā)展時,沈總說,公司將擴大丙硫菌唑的使用范圍;加強與氰烯菌酯、肟菌酯、戊唑醇等常規(guī)品種復配;加強與井岡霉素、申嗪霉素、枯草芽孢桿菌、寧南霉素等生物制劑復配;加強丙硫菌唑新劑型開發(fā);加強丙硫菌唑合成工藝的連續(xù)化、自動化、數據化、清潔化開發(fā);加強丙硫菌唑作用方式與作用靶標的進一步研究;加強其使用方法與使用技術的研究與推廣,以期更加高效、安全、合理地使用丙硫菌唑。
(1)本網旨在傳播信息,促進交流,多方面了解農藥發(fā)展動態(tài),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3)“信息來源:江蘇省農藥協(xié)會 農藥資訊網”為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時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4)本網轉載文章及圖片的版權屬于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