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酰脲類除草劑的應用已超過30年,現(xiàn)在依然是農業(yè)生產中一類重要的除草劑類別。其作用機理為:抑制乙酰膽堿合成酶(ALS),此酶為植物體內氨基酸支鏈生物合成關鍵酶。由于ALS僅存在于細菌和植物中,故對哺乳動物安全。嗪吡嘧磺隆是日產化學株式會社開發(fā)的新型磺酰脲類除草劑,因其對水稻有良好的安全性,且對哺乳動物的毒性極低,對魚類、鳥類及天敵昆蟲安全,受到廣泛關注。
1 產品信息
有效成分名稱:嗪吡嘧磺隆
英文通用名稱:metazosulfuron
CAS登錄號:868680-84-6
分子式:C15H18ClN7O7S
相對分子質量:475.86
結構式為:
2 理化性質
嗪吡嘧磺隆純品外觀為白色固體,無臭味;密度1.49 g/cm3,熔點175.5~177.6℃,蒸氣壓7.0×10−8 Pa(25℃),解離常數(shù)pKa:3.4 (20℃),正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logPow:1.87(25℃,pH 4)、-0.35(25℃,pH 7)、-0.58(25℃,pH 9);溶解度:33.3 mg/L(水20℃),有機溶劑:己烷6.738 mg/L、甲苯3.15 g/L、二氯甲烷177.3 g/L、丙酮61.72 g/L、乙酸乙酯27.88 g/L、甲醇2.533 g/L、正辛醇0.6944 g/L。
3 登記與應用
嗪吡嘧磺隆對水稻有良好的安全性,且對水稻田稗草、野荸薺、水莎草、蘆葦?shù)纫荒晟投嗄晟s草均具有較高的防除活性。此外,雖然與其他磺酰脲類除草劑作用機理類似,但受體不同,故對螢藺、鴨舌草、雨久花和野慈姑等磺酰脲類抗性雜草也具有優(yōu)異防效。
2014年日產化學株式會社在我國臨時登記嗪吡嘧磺隆,2017年8月該產品獲得正式登記,經中國農藥信息網查詢,嗪吡嘧磺隆正式登記產品有2個,即:91%嗪吡嘧磺隆原藥和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劑,主要用于水稻田一年生雜草。2021年第11批擬批準登記產品名單中,日產化學株式會社申請登記的33%嗪吡嘧磺隆可濕性粉劑包括在內,登記用于防治水稻移栽田一年生雜草,登記劑量為:14~22克/畝,使用方法為:藥土法。
目前,磺酰脲類除草劑在水稻田應用廣泛,不僅對稗草屬等一年生或多年生雜草具有優(yōu)良的活性,對水稻安全。同時,其具有良好的毒理學、生態(tài)毒理學和環(huán)境特征,不僅豐富了當今除草劑品種結構,最重要的是改變了除草劑傳統(tǒng)的施藥規(guī)程,減輕勞動強度。
嗪吡嘧磺隆的前景可期,值得企業(yè)關注。
4 復配產品研發(fā)
(1)劉影等人為明確15%嗪吡嘧磺隆·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的田間藥效及安全性,采用莖葉噴霧法進行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15%嗪吡嘧磺隆·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田間擬推薦劑量為67.50~112.50 g a.i./hm2。藥后30 d,對雜草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分別高達98.39%和98.83%。供試藥劑在擬推薦劑量內使用可有效防除移栽水稻田雜草且對水稻安全。
(2)嗪吡嘧磺隆和環(huán)酯草醚的除草組合,用于防除水稻移栽田一年生雜草,對光頭稗、水蔥、野慈姑防治有特效。且在較小施用量的情況下防除雜草的效果保持良好,具有除草活性高、殺草譜廣、方便使用的特點,并對水稻安全,屬環(huán)境友好型除草劑。這二者復配擴大殺草譜,增效作用明顯,復配降低使用劑量,安全性高,減少用藥次數(shù),降低施藥成本,還能起到控制雜草種群變遷,降低雜草抗藥性,維持農業(yè)生態(tài)平衡,保護環(huán)境,值得推廣。
(3)嗪吡嘧磺隆和氯氟吡氧乙酸的小麥田除草組合,具有增效作用,擴大殺草譜,主要用于小麥田一年生雜草,如禾本科雜草看麥娘、日本看麥娘、雀麥、早熟禾、硬草、棒頭草、芒草等,闊葉雜草牛繁縷、豬殃殃、澤漆、薺菜、稻槎菜等,其藥后30天平均減退率高達96.86%,平均防除率為99.30%。
(4)嗪吡嘧磺隆和嘧啶肟草醚的水稻田除草組合,質量比為5︰1~1︰5。該除草組合的防治效果比單劑有明顯提高,降低了農藥的使用劑量,減少了農藥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對雜草抗性的綜合治理有著重要意義,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噁嗪草酮和嗪吡嘧磺隆的除草組合,組分合理,防效優(yōu)于各組分單獨施用時的活性,具有增效作用,擴大雜草防治譜、一次施藥防除水稻田禾本科、莎草科及闊葉雜草,減少施藥次數(shù),降低防治成本,減緩雜草抗性的產生,對作物安全性好,符合農藥制劑的安全性要求。對水稻田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及莎草科雜草等大部分水稻田雜草都具有較好的防除效果,且對水稻安全性高。
(6)嗪吡嘧磺隆和異丙隆的除草組合可用于小麥田除草,特別是用于防除小麥田中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具有顯著效果。相對于單劑,該除草組合物在提高了藥效的前提下,延緩雜草抗性,除草譜廣,持效期長,而且對小麥以及后茬作物都具有安全性。
(1)本網旨在傳播信息,促進交流,多方面了解農藥發(fā)展動態(tài),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3)“信息來源:江蘇省農藥協(xié)會 農藥資訊網”為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時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4)本網轉載文章及圖片的版權屬于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