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處理劑由于僅用藥一次,省時省力,經濟環(huán)保,得到市場越來越多的關注與認可,同時原藥低毒或微毒的種子處理劑不需要提供殘留試驗資料,種子處理劑等非噴霧使用的制劑還可以減免對蜜蜂、家蠶、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等生物的毒性試驗資料,此類產品的農藥登記成本又進一步降低,感興趣的企業(yè)不妨多關注一下種子處理劑產品。近五年種子處理劑的登記情況如何,接下來一起看看。
經查中國農藥信息網,目前國內種子處理劑產品共1,054個,其中2022年登記9個,2021年登記152個,2020年登記42個,2019年登記21個,2018年登記128個,包括單劑134個和混劑218個,其余702個為2018年以前登記產品。
針對近5年登記種子處理劑產品農藥類別統(tǒng)計后發(fā)現(xiàn),殺菌劑登記數(shù)量最多,達138個,兼具殺蟲和殺菌的為128個,殺蟲劑為82個,還有少量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通過分析近5年登記種子處理劑的劑型情況發(fā)現(xiàn),種子處理懸浮劑登記最多,達219個,其他還有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微囊懸浮劑、干/濕拌種劑等劑型。
統(tǒng)計近5年登記種子處理劑的主要有效成分發(fā)現(xiàn),登記數(shù)量最多的為咯菌腈,達151個,其次為噻蟲嗪107個,精甲霜靈79個,相對較少的有呋蟲胺、萎銹靈、毒死蜱、高效氟氯氰菊酯等成分,另有部分成分僅登記了1個產品。
(1)本網旨在傳播信息,促進交流,多方面了解農藥發(fā)展動態(tài),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3)“信息來源:江蘇省農藥協(xié)會 農藥資訊網”為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時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4)本網轉載文章及圖片的版權屬于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